《孔乙己》教学设计

文章链接:链接地址
一、教学目标

(1)读课文,理清故事情节。

(2)品语言,分析“苦人”形象。

(3)悟主题,感知社会凉薄。

二、教学过程

1.导语

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曾说:我愿意用自己所有作品来换他一个中篇小说,都换不来的!他是谁呢?他就是鲁迅先生。

鲁迅先生说,在他创作的小说中,最喜欢的是《孔乙己》了,那么,孔乙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?今天我们一探究竟。

2.教学铺垫

(1)积累字词

踱(duó) 亨(hēng) 舀(yǎo) 砚(yàn) 拭(shì)

附和(hè) 蘸(zhàn) 阔绰(chuò) 羼(chàn)水

间(jiàn)或

(2)背景介绍

《孔乙己》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,发表于1919年4月的《新青年》杂志上。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,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。

师:读过这篇课文,大家会发现这篇小说中“酒”无处不在。今天的学习,我们就聚焦一个“酒”字,来体味这篇小说的内涵。

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篇小说的结构。

第 1——3 自然段,序幕:介绍咸亨酒店,交代环境。

第 4——9 自然段,开端和发展:孔乙己的经历和性格。

第 10——11 自然段,高潮: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悲惨遭遇。

第 12——13 自然段,结局:孔乙己的悲惨结局。

师:读过这篇课文,大家会发现这篇小说中“酒”无处不在。今天的学习,我们就聚焦一个“酒”字,来体味这篇小说的内涵。

师:走进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,“了解一家酒店”。

第一环节:了解一家酒店

话题:咸亨酒店见社会。

要求: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,根据酒店的设置和布局,结合相关语句,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。

用下面句式说话——

文中的 字(词、句),写出了 ,我读出了 的社会状况。

预设:

文中的“踱”字,写出了长衫客走路四平八稳、步子悠闲,有闲有钱。

文中的“在这严重监督之下,羼水也很为难”句子,写出酒店对短衣帮的欺压,我读出了虚伪的社会。

文中的“曲尺形的大柜台”的句子,写出了柜台将酒店隔为里外两个世界。慢慢踱进里面坐着喝酒的是长衫客,站着外面喝酒的是短衣帮,表明这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。柜台是等级的分界线。最初的孔乙己,站在柜台外的低层。

后文中的“门槛”一词,写出了门槛将酒店内外隔开,孔乙己最后出场时,只在门槛外而不能进酒店,意味着他跌倒社会的最底层,只能流落街头。门槛也是社会等级的分界线。

师小结:由此,我们看到一个等级森严,富贵者有闲有钱,贫苦者受苦受欺的社会。

师:通过预习课文,同学们知道咸亨酒店的酒客分为三类:长衫客、短衣帮、孔乙己。其中最重要最典型的酒客就是孔乙己了,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孔乙己。

第二环节:认识一群酒客

话题:说说另类酒客孔乙己。

要求: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——8段,边读边勾画批注孔乙己最独特的地方,用下面句式说话。

示例:孔乙己的外貌很独特,文中“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;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”是外貌描写,写出一个懒惰、年老、经常受人欺凌的孔乙己。

预设:

(1)名字独特。

孔乙己的名字很独特,文中“因为他姓孔,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‘上大人孔乙己’这半懂不懂的话里,替他取下一个绰号,叫作孔乙己”,是叙述名字来历,写出一个有姓无名、只被人记住绰号的孔乙己。

(2)身份独特。

孔乙己的身份很独特,文中“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”是外貌描写,写出了一个迂腐固执又孤立的孔乙己。

师:孔乙己为什么不脱掉身上的长衫呢?

生杂然。

师出示助读资料。

长衫是孔乙己读书人身份的象征,是他精神的皈依,是他躲进去自以为安稳的龟壳,是他身上有伤可以自我疗救的凭借,是他所有痛苦的避难所。

                ——夏海芹《我只想要一碗温热,世人却待我以凉薄》

(3)语言独特。

孔乙己的语言很独特,文中“满口之乎者也”“君子固穷”等是语言描写,写出了一个以读书人自居的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孔乙己。

(4)动作独特。

孔乙己的动作很独特,文中“排出九文大钱”是动作描写,写出了一个虽穷却不赊账、因有现钱而颇为自得的孔乙己。

孔乙己的动作很独特,文中“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”是动作描写,写出了一个虽碟小豆少却还是把分豆给孩子们的心地善良的孔乙己。

(5)性情独特。

孔乙己的性情很独特,文中“他在我们店里,品行却比别人都好,就是从不拖欠;虽然间或没有现钱,暂时记在粉板上,但不出一月,定然还清,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”是概括叙述,写出了孔乙己酒品好的特点。

……

师:由此,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孔乙己?

——一个穷困潦倒、迂腐可笑、有姓无名、任人嘲讽、内心善良的“苦人”孔乙己。

师:除了孔乙己,咸亨酒店里还有一群酒客。我们结合具体内容来看看这是一群什么样的酒客。

话题:说说群体酒客短衣帮。

师:请同学们从下面四句话中,选择一句读一读、品一品,说说这是一群什么样的酒客。

1.孔乙己一到店,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,有的叫道,“孔乙己,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!”……

2.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,“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!”

3.他们便接着说道,“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?”

4.“什么清白?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,吊着打”。

预设:

第一句:“一”和“都”和“所有”,表明只要孔乙己一出场,所有人“笑”的开关便同时“啪”地打开了。“新伤疤”,意味着之前有“旧伤疤”,加上“又”,可以看出孔乙己不止一次被打留疤。“叫道”,读的时候声音要大,他是想要其他酒客都听到他的声音,好跟他一起起哄。要读出取笑挑逗的语气。

(生读,评,师指导)

第二句:两个“又”,重读,表明孔乙己不止一次偷东西;“他们”指嘲笑孔乙己的人由单个变为多个了,“高声”“嚷道”表明随着嘲笑人数的增多,声音也在提高。

(生读,评,师指导)

第三句:“他们”表明是群体对个体,用“捞”而不用“考”,他们认为读个秀才很容易,而孔乙己半个秀才也捞不到,显出他的无能。

(生读,评,师指导)

第四句:重音放在“亲眼”上,强调孔乙己被打的事实。最后一个句号耐人寻味,“吊着打”是一种残忍的行径,为什么不用语气强烈的叹号,而用语气平淡的句号呢?显然在说话的酒客心中,“亲眼”见是重点,而“吊着打”就平淡了。

(生分别用句号和叹号读,对比中体会酒客的冷漠冷酷)

师:酒客说的这四句话,句句指向孔乙己的“伤”和“疤”。我们研究一下“疤”字。

屏显:

疤:疮口或伤口长好后留下的痕迹。

师:疤,表明伤口已经愈合。孔乙己有两处伤,一是被打的身体上的伤,一是连个秀才也没考取的心里上的伤,本来伤已结疤,可是这群人偏偏把他的痛点当笑点,反复揭疤,从外到内,让他反复受伤、反复痛。

师:由此,你看到了一群什么样的酒客?

——看到了一群残忍、自私、冷漠、以践踏别人尊严为快乐的酒客。

师:孔乙己就是这样,在他们的笑声中出场、在他们的笑声中苟活、在他们的笑声中离去。

师:如果说“酒”弥漫全篇的话,那么“酒钱”就隐藏在文字深处,从开篇到结束,“钱”贯穿始终,有何意义,我们一探究竟。

第三环节:辨析几枚酒钱

话题:几枚酒钱窥人生。

要求:试着从人物的身份、地位等角度比较辨析这四个与酒钱有关的句子。

1.做工的人,傍午傍晚散了工,每每花四文铜钱,买一碗酒……

2.他不回答,对柜里说,“温两碗酒,要一碟茴香豆。”便排出九文大钱。

3.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,放在我手里……

4.到了年关,掌柜取下粉板说,“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!”

预设:

第一句“四文铜钱”是叙述者的认知,是正常的表述,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。

第二句是孔乙己的认知。九文钱,对他而言是很多的,所以把九文“大钱”,一一排出来,既排给短衣帮看,也排给掌柜或小伙计看,有一种“我有现钱的自得炫耀”的心理。

第三句也是孔乙己的认知。四文钱,只够温一碗酒,可是对于腿被打折、朝不保夕的孔乙己而言,四文钱是他的全部财产,也可能是最后财产,“摸”字,写出衣袋之瘪,动作之缓,时间之久,所以说“四文大钱”。没了身上衫,仍不忘杯中酒,可见他对酒的依赖。

第四句话是掌柜的认知。十九文钱,按说并不少,可是掌柜的既不说是“十九文钱”,更不说是“十九文大钱”,只说“十九个钱”,到底是多还是少呢?在孔乙己那里,19个钱,是根本还不起的天文欠款,在掌柜那里,是十九个小钱。

师:通过对比,我们知道19个钱在掌柜那里并不算多,为什么他要一遍又一遍地说起呢?作者用反复手法,告诉我们什么呢?

生杂然。

师总结:在掌柜心中,19个钱是小钱,只有到过年过节算账时才想起来,想起19个钱时,才想起孔乙己这个人。19个钱很轻,但跟孔乙己相比,它又很重。大大的叹号,冷冷的语气——

“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!”

可是,你听,遥远的地方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——

“温一碗酒”。

屏显:

我只想要一碗温热,世人却待我以凉薄。